忘記密碼
近日,“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踐研究項目”第一階段工作情況座談會在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召開。實驗室智能教育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及全國17個實驗區教師代表共同參會交流。
教育肩負著培養未來人才的使命,在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推動教育在人工智能時代的轉型,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實踐的方向。
2022年,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教育中心與課程教材研究所共同啟動了為期三年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踐研究項目”。課程教材研究所作為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是國家級高水平課程教材專業研究平臺,參與擬定國家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準,參與組織國家統編教材的編寫和審查等工作。實驗室期待通過與課程教材研究所的合作,一同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教學的創新模式,為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實踐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截至目前,第一階段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踐研究項目”已吸引全國17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的193所實驗校、345名骨干教師、50名教研員以及18名區域負責人參與。今年上半年,項目通過開設講座與培訓、舉辦教師工作坊、進行導師1對1教學經驗分享等方式,推動實驗區內近百所學校落地人工智能課程。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課程教材研究所項目負責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教師代表受邀出席教育論壇,并來到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參加座談會。
實驗室攜手課程教材研究所 共創“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踐研究項目”
座談會上,課程教材研究所課程改革實驗中心主持工作負責人魏娜介紹了課程教材研究所情況,對第一階段“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踐研究項目”進行總結發言,并同與會教師進行交流。
實驗室智能教育中心主任戴娟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初衷,希望學生們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在未來更好地適應數字化、信息化的生活。她介紹,智能教育中心依托技術積淀、高校資源以及AI基礎教育經驗,正著手構建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庫,為全國教師開展人工智能教學實踐打造豐富的教學資源池。
在項目秋季目標與活動規劃環節,實驗室智能教育中心高級教研經理祁榮賓介紹,項目第二階段會繼續以實驗室資源為藍本,開發創新課程,推動教師的AI授課實踐以及平臺案例體驗和自主創作,期待為全國更多區域提供有效的教學模式與經驗。
當下,越來越多的教育先行者正努力探索AI教育路徑,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教育中心立足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目標,通過建設人工智能學習平臺、構建創新教學生態等舉措,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公平化發展,持續培育具備人工智能素養的青少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