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密碼
近日,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指導舉辦的第四屆國際青少年人工智能交流展示會(Inter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air,IAIF)正式拉開帷幕。IAIF是面向全球中小學的人工智能教育領域創新實踐、立德樹人的公益性活動,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通過科普展望、創新應用和專題挑戰等實踐活動形式,推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內容走向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開放性人工智能。自2019年啟動以來,該活動已成功舉辦三屆,目前第四屆報名通道已正式開啟,學生登錄官網(iaif.tech)即可進行申報。
第四屆國際青少年人工智能交流展示會活動方案
【組織單位】
指導單位: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
主辦單位: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上海市徐匯區教育局
承辦單位:上海市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商湯科技
支持單位:上海蓋亞人工智能高校學術發展中心
【活動主題】
本屆活動以“人工智能助力人類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引導青少年從現實生活出發,思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課題。
【參加范圍】
7-18周歲的小學、初中、高中(含中專、職高)在校學生。
*中國地區的學生申報組別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教委、教育廳、教育局)認定的選手所屬學段為準。
【活動內容】
IAIF旨在引導青少年了解、體驗、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堅持為青少年提供了解、學習和應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教育和展示平臺。本屆IAIF設置了“AI挑戰”“AI科創”和“AI創想”三大板塊。其中,“AI挑戰”下包含“深度學習挑戰賽”項目,“AI科創”下包含“科研探索”和“工程應用”項目,“AI創想”下包含“藝術繪畫”項目。
各項目的具體介紹如下:
1. 深度學習挑戰賽
深度學習挑戰賽采用邀請制,學生根據任務描述,對組委會提供的數據集進行分析,通過建立模型實現圖像分類。組委會提供的數據集分為訓練集、驗證集和測試集三個部分,其中訓練集用于訓練,驗證集供學生進行驗證和模型調整,學生使用訓練好的模型在測試集上做推理,并提交預測結果。預測結果的準確率將作為評分依據,鼓勵嘗試不同的算法之間的比較。
(1) 申報材料類型
表2 深度學習挑戰賽項目申報材料類型及人數要求組別
(2) 申報材料要求
將申報材料打包成zip格式上傳(僅接受中/英文材料),文件大小不超過50M。文件夾命名為“項目標題(如深度學習挑戰賽)-學生姓名(如張三、李四)”,子文件名為“申報材料類型(如預測結果)”。
A. 預測結果。以csv格式文件提交,輸出一行包含imageid和預測結果,第一列對應測試圖像的文件名(包括擴展名“.jpg”);第二列為圖像的分類類別,示例如下(注意文件第一行為“imageid,label”,從第二行開始為測試集圖片的分類結果)。
B. 實驗報告。內容包括總體說明、模型設計、數據預處理、訓練策略、實驗步驟等。格式要求為doc、docx、pdf(建議pdf格式)。
C. 運行文件清單。將運行文件上傳至百度云,包括訓練代碼、模型權重文件、推理代碼等子文件夾,分別放置訓練相關文件、模型權重文件、推理相關文件、數據集壓縮包等。在運行文件清單中羅列文件名,并填寫百度云分享鏈接(設置為永久分享),格式為xls、xlsx文件。
2. 科研探索
學生圍繞主題“人工智能助力人類可持續發展”開展科創項目,作品需明確研究的問題,可以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的優化方法,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完成針對研究問題設計的實驗,以實驗數據為依據,通過分析推導得出一個有效的結論。如對機器學習做出特定的優化、對物理現象建立模型并完成實驗探究等。學生須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提供相應資料并進行項目答辯。
(1) 申報材料類型
表3 科研探索項目申報材料類型及人數要求
(2) 申報材料要求
將申報材料打包成zip格式上傳(僅接受中/英文材料),文件大小不超過50M。文件夾命名為“作品標題-學生姓名(如張三)”,子文件名為“作品標題-申報材料類型(如探究筆記)”。
A. 探究筆記。內容包括標題、研究價值、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結論與討論、探究日志、相關代碼等。格式要求為doc、docx或者pdf。探究筆記是為了幫助學生梳理和記錄探究過程,探究筆記包含過程性的日志記錄和結果性的總結陳述。因此探究筆記的記錄應當貫穿于整個探究過程,而并非一次性書寫完成。
B. 研究成果。內容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引言、研究價值、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結論與討論、參考文獻、附錄、相關代碼等。格式要求為doc、docx或者pdf。
C. 演示文稿。內容包括研究背景與意義、項目實現方法與過程、項目創新點、項目功能展示、主題論證、項目成果、總結與展望等。要求圖文并茂、條理清晰。格式要求為ppt、pptx。其中,項目功能展示部分的視頻可以剪輯,保證畫質清晰,畫面流暢,控制在3分鐘以內。建議橫屏拍攝,分辨率在720p以上,視頻拍攝器材及剪輯軟件不限,建議自查避免存在拍攝引起的評審無法判斷的情況。
3. 工程應用
學生圍繞主題“人工智能助力人類可持續發展”開展科創項目,作品需要具備一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針對現實中的具體問題,選擇一種或多種人工智能技術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實現設計的功能,并且有可展示或體驗的產品或原型。學生須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提供相應資料并進行項目答辯。
(1) 申報材料類型
表4 工程應用項目申報材料類型及人數要求
(2) 申報材料要求
將申報材料打包成zip格式上傳(僅接受中/英文材料),文件大小不超過50M。文件夾命名為“作品標題-學生姓名(如張三)”,子文件名為“作品標題-申報材料類型(如探究筆記)”。
A. 探究筆記。內容包括標題、研究價值、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結論與討論、探究日志、相關代碼等。格式要求為doc、docx或者pdf。探究筆記是為了幫助學生梳理和記錄探究過程,探究筆記包含過程性的日志記錄和結果性的總結陳述。因此探究筆記的記錄應當貫穿于整個探究過程,而并非一次性書寫完成。
B. 研究成果。內容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引言、研究價值、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結論與討論、參考文獻、附錄、相關代碼等。格式要求為doc、docx或者pdf。
C. 演示文稿。內容包括研究背景與意義、項目實現方法與過程、項目創新點、項目功能展示、主題論證、項目成果、總結與展望等。要求圖文并茂、條理清晰。格式要求為ppt、pptx。其中,項目功能展示部分的視頻可以剪輯,保證畫質清晰,畫面流暢,控制在3分鐘以內。建議橫屏拍攝,分辨率在720p以上,視頻拍攝器材及剪輯軟件不限,建議自查避免存在拍攝引起的評審無法判斷的情況。
4. 藝術繪畫
考察青少年在科技藝術領域的想象力、創造力,引導其創作出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繪畫作品。
(1) 申報材料類型
表5 藝術繪畫項目申報材料類型及人數要求
(2) 申報材料要求
將申報材料打包成zip格式上傳(僅接受中/英文材料),文件大小不超過50M。文件夾命名為“作品標題-學生姓名(如張三)”,子文件名為“作品標題-申報材料類型(如繪畫作品)”。
A.繪畫作品。學生圍繞“我的元宇宙”主題,通過科學的想象創作繪畫作品。作品中避免出現作者姓名和學校信息,可以是單幅畫或者表達主題的組畫或連環畫(不超過5幅),數字攝像作品不屬于本活動作品范圍。要求為手繪畫,表達方式和藝術表現形式不做其他限制,格式要求為jpg。
B.創意說明。學生需要通過文字形式對繪畫作品的內容進行描述。內容包括作品名稱、創意來源、作品內容、元宇宙或人工智能技術的思考等。格式要求為doc、docx或者pdf。
【活動安排】
報名及作品提交:即日起至2022年12月29日
(1)中國地區同學通過官網iaif.tech完成報名及作品提交操作;
(2)其他地區同學將申報材料發送至郵箱IAIF@thegaiaa.org。
培訓:2022年11月28日-12月3日
加入官方QQ群:927827823 獲取培訓通知。
資格審核:2023年1月3日-1月9日
由組委會對團隊基本信息和作品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材料的完整性、規范性。
初評:2023年1月10日-1月18日
通過資格審核的作品,將由全球頂尖高校和人工智能領域、教育領域知名專家評審。
終評:2023年2月6日左右
受疫情影響,終評暫定以線上評審形式進行,團隊所有同學均需參與終評問辯,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 根據防疫要求,可能會對部分日程安排進行調整。
* 了解各個項目具體安排請至文末下載完整版活動方案。
【表彰獎勵】
組委會根據活動參與情況,設置等次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組織獎等獎項,并計劃設置豐厚獎金。優秀學生還將有機會獲得全球知名人工智能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院所的實習見習名額等。
* 以上規則及獎勵辦法由活動組委會負責制定、修訂和解釋,活動組委會保留最終解釋權與更改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