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Dynamics

                首頁 >  新聞動態  > 詳情

                全球超270個團隊參賽,CVPR 2023 自動駕駛挑戰賽圓滿落幕

                近日,CVPR 2023自動駕駛國際挑戰賽結果揭曉。曠視科技、邁馳智行、英偉達、圖賓根大學等團隊從270多個隊伍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四個賽道的冠軍。

                CVPR 2023自動駕駛國際挑戰賽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AI實驗室)聯合清華大學、Motional公司共同舉辦,華為、惠普、上海期智研究院等提供贊助支持。6月18日,挑戰賽頒獎及分享會暨自動駕駛行業大模型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產學研各界的頂尖專家學者云集上海AI實驗室北京創新中心,共同見證四大賽道獲獎者的誕生。溫哥華當地時間6月18日,在CVPR 2023現場舉辦了CVPR Workshop on End-to-End Autonomous Driving: Emerging Tasks and Challenges,挑戰賽獲獎團隊通過主旨報告和成果分享,與參會嘉賓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討自動駕駛技術未來的創新方向。

                c7412e24d9d7d66fc72c244675a1628.png

                CVPR 2023自動駕駛國際挑戰賽旨在深入探討自動駕駛感知決策系統面臨的復雜任務和挑戰,共設置四大創新賽道,總獎金池達10萬美元,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70個國際一流團隊參賽,主辦方共計收到超過2300份參賽作品。

                經過90天的激烈角逐,12支隊伍分別成為四個賽道的獲勝者,其中,既包括Nvidia英偉達、AMD超微半導體、曠視科技、邁馳智行、42dot、地平線、云驥智行等企業代表,也包括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賓根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土耳其中東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團隊。

                “上海AI實驗室是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型科研機構,自動駕駛是實驗室重點關注的AI應用領域之一。”上海AI實驗室主任助理喬宇教授在致詞中表示,實驗室各科研團隊在眾多國際比賽中取得領先的成績,以原創技術引領了AI的發展。“從‘打比賽’到‘辦比賽’,上海AI實驗室希望通過與產業界和學術界密切合作,共同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創新。”


                【四大賽道結果揭曉,創新方法層出不窮】

                近年來,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迅速,對于尖端算法的要求已進入新階段,未來的自動駕駛算法發展有賴于感知與決策的緊密結合。為此,本次挑戰賽特別設立了四個相關賽道,包括道路結構認知、在線高精度地圖構建、占據柵格預測和路徑規劃。同時,挑戰賽主辦方提供了多模態多任務通用大模型InternImage作為基礎網絡,為參賽者提供便利。

                為充分激勵參賽團隊在研究方法層面開拓創新,各賽道在決出優勝團隊的同時,還特別根據各團隊提出的方法的創新性設置了創新獎。

                7b1ba55f78948cc8b2728b94ef7da4a.png

                獲獎團隊代表接受頒獎

                “占據柵格預測”堪稱本次挑戰賽競爭最激烈的賽道,來自英偉達公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團隊共同斬獲賽道創新獎。其中,前者提出的創新方法摒棄了傳統的3D-2D或2D-3D先驗,為視圖轉換模塊的開發提供了新的見解,實現了顯著性能提升;后者則創新地揭示了檢測模型和OCC模型之間的差異,并引入了將邊界框轉換為OCC表示的初始策略。

                曠視科技團隊、邁馳智行團隊、德國圖賓根大學分別獲得“道路結構認知”、“在線高精度地圖構建”和“路徑規劃”三個賽道的冠軍。其中,邁馳智行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名為MaskDino的方法并應用到地圖檢測任務中,該方法將矢量化和柵格化這兩種不同地圖表示方法的優勢結合在一起,為在線高精度地圖的構建提供了新思路。


                【產學研攜手,共話大模型落地自動駕駛新范式】

                大模型的突破引發了研究范式的革新,也為自動駕駛研發打開了新的空間。本次分享會特別邀請到來自華為、百度、圖森未來、曠視科技、清華大學、上海AI實驗室的科學家和研究者,圍繞感知、規劃以及測試等方向,分享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新路徑和新方法,同時還針對行業大模型與通用視覺大模型等業界熱議話題展開充分探討。

                上海AI實驗室林達華教授認為:“從國外到國內,大模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斷突破創新的邊界。從長遠來看大模型作為一項技術突破,其生命力取決于能否與行業應用緊密結合,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真正的價值。”

                圍繞大模型和自動駕駛領域中的一系列前沿問題,百度計算機視覺首席科學家王井東博士分享了Transformer在視覺領域中的應用,基于UniBEV的多任務+多模態統一融合方案,以及大模型在解決自動駕駛感知和長尾數據發掘方面的最新實踐。

                4ac715ae201bc02deff736cac293013.png

                百度計算機視覺首席科學家 王井東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助理教授封碩分享了“自動駕駛汽車智能等效加速測試”相關話題,介紹如何通過構造等效的測試環境以及盡可能少的測試里程,實現自動駕駛安全性的有效測試,幫助產業界更快地驗證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能和潛在問題。

                605af1dcf47004dc2402cc58d3c2f72.png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助理教授 封碩

                談及行業大模型與通用大模型發展“孰先孰后“,上海AI實驗室青年科學家李弘揚認為兩者為相輔相成的關系。以自動駕駛大模型為例,其面臨的多模態問題已經超越當前通用視覺大模型所涉及的范疇,同時在決策規劃方面也需要更貼近人類的駕駛行為模式,這意味著在解決自動駕駛技術中的特定問題方面,行業大模型可以先于通用視覺大模型發展。

                ed152d42257fa0b5a7d40adc2d8a652.png

                上海AI實驗室青年科學家 李弘揚

                此外,由上海AI實驗室舉辦CVPR Workshop on End-to-End Autonomous Driving: Emerging Tasks and Challenges于溫哥華當地時間6月18日在CVPR 2023會議現場舉行,來自特斯拉、卡內基梅隆大學等企業和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部分獲獎者帶來了精彩的主題分享。

                b8878a10b68f793284bfbfca1039a3a.png

                溫哥華CVPR Workshop活動現場

                【從原創突破到引領行業,以賽促創共同成長】

                面向未來,自動駕駛將是大模型落地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上海AI實驗室從基礎平臺、感知決策等方面切入,積極開展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研究與基礎平臺開發。近年來,上海AI實驗室不斷突破創新,挑戰各項自動駕駛研究任務,突破傳統方法,在多模態、時空融合、端到端、多任務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新模式,目前已在十余項自動駕駛國際大賽中摘得桂冠。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場景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算法研發和架構設計均提出新的挑戰,亟需產學研各界集聚智慧、合作共創。舉辦CVPR 2023自動駕駛國際挑戰賽,是上海AI實驗室以比賽促創新,合力推動核心技術攻關的重要舉措。未來,上海AI實驗室將繼續為廣大參賽者提供更具挑戰性的自動駕駛相關競賽,為全球研究人員和實踐者分享知識、交流思想和合作創新解決方案提供平臺,匯聚創新力量,探索未知邊界。


                comm@pjlab.org.cn

                上海市徐匯區云錦路701號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37-38層

                滬ICP備2021009351號-1

                        
                        

                              拔萝卜又叫又疼原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