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密碼
6月21日,第24個“世界漸凍人日”到來之際,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AI實驗室)發起“愛(AI)護”公益活動,并于近日向多地漸凍癥患者團體捐贈“AI智能看護助手”。
上海AI實驗室青年科學家、“愛(AI)護”公益活動發起人孫其功博士表示:“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原創、開源技術的落地應用,為漸凍癥患者家庭提供幫助。”
上海AI實驗室向陜西、上海漸凍癥患者團體捐贈“AI智能看護助手”
“漸凍癥”學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它會使人的運動神經元受損,隨著病情漸進發展,患病者肌肉漸漸萎縮無力,逐漸失去行動、進食、語言,甚至呼吸能力,最終危及生命。
由于重癥ALS患者將完全喪失活動能力,因此,不間斷的生命體征監測,成為“漸凍癥”看護的關鍵。但與此同時,由于所需人力、物力成本巨大,不少患者家庭由此“失衡”,“不間斷看護”也成了“漸凍癥”看護的痛點。
針對“漸凍癥”患者的日常看護場景,上海AI實驗室打造了“AI智能看護助手”,為病人、家屬及護工提供一套有效的輔助看護解決方案。該方案基于OpenMMLab計算機視覺開源算法框架及在非接觸生命體征方面的科研技術攻關,使“AI智能看護助手”擁有全天候無接觸式的使用特征,直面看護痛點。
心率、呼吸率、體溫是反映人體生理健康狀況的重要生命體征,傳統的監測設備通過電纜連接,長期佩戴會引發對患者身體的二次傷害。研究團隊對非接觸式生命體征監測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利用近紅外和遠紅外傳感器拍攝的視覺影像,可在不接觸患者身體的情況下,通過分析被看護人體表溫度輻射強度、胸腔起伏程度、皮膚細微的亮度變化等生理信號信息,快速且精準地識別被看護人的體溫、呼吸率和心率等生理指標。同時,該系統使用多光譜成像傳感器,不受光照條件影響,支持24小時無間斷工作。
“AI智能看護助手”功能圖解
“AI智能看護助手”還可運用計算機視覺分析技術監測被看護人的睡眠指標,生成睡眠質量分析報告,供看護人及時調整護理方案。
針對重癥“漸凍癥”患者可能喪失語言能力的情況,該系統還可提前預設一系列動作邏輯,使被看護人可通過嘴巴、眼睛或者表情動作,在不發聲、姿態固定的情況下發出主動呼叫信號。此外,主動呼叫、語音對講、異常告警、視頻傳輸等實用性功能也被置于系統之中。
6月18日,孫其功代表上海AI實驗室向陜西省漸凍人關愛互助協會捐贈了“AI智能看護助手”。在此之前,陜西省多個“漸凍癥”患者家庭已免費試用了“AI智能看護助手”。
6月21日,第21屆中國“6.21世界漸凍人日”用愛解凍公益活動在上海舉行。孫其功代表上海AI實驗室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朱常青關愛漸凍人及罕見病基金捐贈了“AI智能看護助手”。